河北南部地区主焦煤(A11、S0.8、G85)上调30元至出厂价2450元/吨;日前,笔者对山东等地进行了调研,焦化厂焦煤库存多数在15天以上,山东个别焦化厂达到20多天。
十四五期间,我国单位GDP能耗降低1%,则每年可减少能耗0.5亿吨标准煤以上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以上。双碳目标下主体能源的变化从双碳设定的目标来看,化石能源未来的消费虽然占比会小幅下降,但到2030年占比仍然在75%左右,主体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改变。
但煤炭又属于高碳能源,要实现双碳目标,煤炭工业将面临保供和减碳双重压力。三、是煤基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。目前,我国产生单位GDP的能耗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。各方面数据说明,目前新能源仍然个头大,力气小,短期内难以安全、可靠地成为主体能源。我们也可以探索井下原位热解技术,取氢留碳把碳留在地下。
发展采煤与二氧化碳井下封存一体化技术,如在煤层顶板比较稳定的地区,构建条带状的封存空间,把粉煤灰、气化渣、镁渣等弱碱性固废填入,再让二氧化碳与它们发生反应,用化学方法封存二氧化碳。十四五期间,能源安全供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,绿色低碳发展则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根本。运输方面,假期期间汽运运力缩减,运费上行,大秦线、张唐线火运运量保持高位。
在市场价格尚未持续走弱之前,预计增产保供政策将在较长时间内延续。目前主产区煤矿已陆续复产,内蒙复产进度相对较快,榆林区域多数煤矿也有一定存煤可供销售。下周港口市场预计稳中偏弱,关注节后需求情况。假期期间旅游、餐饮等第三产业恢复尚可,地产、汽车销量有所承压,近期持续出台提振经济相关政策,后续工业用电预期偏强,中电联预计全社会用电今年将增长6%。
近日北港调入量相对稳定,而受恶劣天气封航及需求淡季影响,北港调出相对偏低,假期期间北港库存延续累积趋势,绝对数量超往年同期。假期市场情况综述产地方面,假日及节后归来首日呈现供需两弱的局面,价格保持平稳运行。
沿海整体日耗水平受寒潮影响有限,已接近近年同期低位,机组负荷暂无压力。下游电企库存普遍较为充足,后期气温将逐步回暖,市场煤采购积极性不高,化工、水泥等非电行业或展现一定补库需求,但距离消费旺季仍有一定时间。今年防控政策调整预计返乡人数及停留时间或将增加,从百度迁徙指数来看节后返工进展较为迅速,需关注复工后工业用电回升情况。同时澳煤进口影响中长期也将逐步显现。
整体而言假期开工率低于前两年,但产能核增后基数增幅明显,产量相对得以保障。但我们认为火电增幅有限,水电及新能源将贡献主要增量。主流大矿多短休为主,维持相对平稳生产,中小型民营煤矿多提前停产放假。终端以兑现长协为主,市场煤采购基本处于停滞状态,因此沿海电厂近期入厂煤量偏低,库存主动小幅去化,但仍较充足。
节后沿海气温较往年相近,火电负荷预计压力依旧较小,在港口及终端存煤均处高位的背景下,电厂节后采购意愿仍将有限,长协煤供应已较为充足。后市研判下周产地市场预计以稳为主,关注节后供需恢复节奏
同时,消费拉动效用明显。然而,春节期间的煤炭拉运需求却表现平平。
1月27日,沿海六大电合计库存1271.9万吨,日耗68.71万吨,可用天数18.4天。正月初七开始,产地陆续有煤矿复工复产,煤炭供应有所增加,下游部分工厂春节放假至正月十五,工业用煤需求尚未上来。当前,北方港口煤炭库存处于近两年历史新高,整体库存压力较大,个别港口煤炭堆场场地紧张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.43亿元,同比增长30%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.1%。春节期间,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.08亿人次,同比增长23.1%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.6%。1月28日,春节假期结束后的上班第一天,港口煤价松动下行。
春节前一段时间,国内港口煤价缓步下行,至春节前夕煤价趋稳。同样,气温已于大年初六开始迅速回暖,特别是江浙一带,午后最高气温已经恢复到20摄氏度左右,有点阳春三月的感觉了,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取暖用电需求起到了压制的作用。
但港口疏港压力进一步加大,有贸易商小幅降价促销,初七、初八两日来共降价20元/吨。初八过后,港口贸易商们将陆续收假返岗,开始新一年的生意打算。
根据节前煤矿放假通知,产地煤矿第一波复工潮是1月29日,春节期间除保供煤矿外,仍有一小部分煤矿保持对外销售,价格以维稳为主,但是28日产地个别煤矿小幅下调了煤价。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再次攀升至600万吨以上水平。
鉴于目前港口高库存和市场冷清局面,特别是货多船少,港口环节价格整体维持稳定。春节放假期间,正值农历四九天气,同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遭遇了比较严重的寒潮天气,气温远远低于往年,带动取暖用能需求大幅攀升。截至1月27日,北方港口煤炭库存2723万吨,较春节放假前增加了54.8万吨受两会之前,安全检查趋严,叠加水泥等非电行业集中在三月份集中复产,而在复产之前,往往有一轮大规模采购。
节后,在高库存下,疏港压力增大,秦港也发布了调整堆存费的通知,从二月份开始免收天数缩减,长期堆存收费增加,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贸易商的出货,对相应的价格形成压制,据了解今天港口报价有10-20元/吨的回落。利空因素:首先,节日期间,主产区主力煤矿生产和发运不受影响,环渤海港口库存不降反升。
春节期间,终端用煤用电需求疲软、工业企业停产放假、下游采购稀少;而港口市场观望情绪浓厚、贸易商保持观望。部分非电行业将在三月中下旬开工,而三月初将召开重要会议,在此之前,安全检查趋严。
二月底,澳洲煤将进入国内市场,首批有两艘巴拿马级货船,到岸舱底价格5500大卡1200元/吨。其次,尽管全国重点电厂和沿海电厂存煤双双下降,但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仍维持在合理范围,即使补库,补库数量也非常有限,且以长协为主。
疫情缓解,工业企业集中复工复产,需求会拉起来,迎来新一轮采购;但受电厂和港口库存高位影响,煤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。非电行业极有可能在二月下旬进行备货,有望助推市场转好。再次,澳洲煤即将进入国内市场。再次,节后,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积极,正在酝酿中的重大刺激措施将促进节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速,受疫情影响的消费能力也将加快复苏。
进口煤较国内煤价相对低廉,更具有市场竞争力,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煤价反弹高度。长假期间,环渤海港口市场延续弱势,煤炭报价保持稳定。
节后,部分工业企业到岗职工偏低,开工率不足,下游终端行业全面启动尚需时日。其次,节日期间,新一轮寒流来袭,民用电负荷提高,沿而沿海电厂和重点电厂存煤全部低于去年同期,部分电厂存在补库意愿。
还处于三九期间,全国气温普遍较低,加上寒潮影响,民生用煤比较集中。而煤价能否上涨,需要关注上下游复工复产后和市场供应情况。